電梯物聯網在我國已經發展十余年,但電梯物聯網探索了幾乎能嘗試的所有方式,無論是政府主導,還是第三方企業主導,始終缺乏正向循環的商業模式。
對于未來,梯眼與多位業內人士進行了深入探討,一起暢想電梯物聯網四大趨勢。
(一) 由政府主導轉向市場驅動
眾所周知,當前電梯物聯網大多數由政府主導,大力推動了電梯物聯網試點工程。
但是政府主導缺少市場機制,導致國內電梯物聯網處于混亂、難以監管的局面,在沒有利益驅動的情況下,不足以打開市場需求,也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推動物聯網的發展。
“成熟的商業行為,不可能依賴政府部門的強行要求和補貼來推廣。只做政府項目,那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币晃粡臉I超過12年的業內人士認為,只做政府項目是短時間的興奮劑,只能帶來一時繁華。
“要加速電梯物聯網深層次技術和高附加值利益的探索,由政府主導過渡到市場驅動,這才是電梯物聯網破局的關鍵點?!痹摌I內人士表示。
發展初期階段,主要緣于政府資金的支持,這是基于當前物聯網整體環境尚不成熟的市場狀況中的一種發展方式。
未來電梯物聯網的建設不可能單純依賴政府部門的強行要求和政府的補貼來進行推廣,而是要通過市場行為,讓電梯物聯網獲得更多的收益。
(二)建立行業規范,進行資源整合
政府作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應當引領行業,需要明確方向,制定規范,參與監督。
一是要明確電梯物聯網標準的制訂規劃,加強不同標準之間的協調與配合。
二是制定的詳細規范和各級政策應具有連續性和明確性,至少需要制訂區域性電梯物聯網發展規劃細則。
三是政府和行業協會、聯盟等應該發揮積極作用,積極監督,通過組織研討、協商、技術研究等形式,形成支撐行業標準執行力的基礎條件。
(三) 形成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
某位電梯物聯網公司CEO從實際利益出發,他認為:“物聯網產業鏈各成員也需要進行合理的利益分配,形成多方共贏的商業模式?!?/span>
“光靠物聯網公司單打獨斗,注定難以壯大。”該位CEO認為,在多個領域獲得成功驗證的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或許會成為電梯物聯網商業模式的正解。
“或者還可以采用BTO模式,BOO模式。”他提到,建設、移交、運營的BTO模式以及建造、擁有、運營的BOO模式,在加裝電梯的項目中已經有所見效。
這兩種模式的電梯數據所有權歸屬政府,但是可以經同意后允許運營企業合法使用,能快速完成項目建設,滿足乘梯安全和監管需求。也就是將平臺長期運營交由企業進行,通過合理利用電梯數據,讓企業能采用多種運營方式取得經濟效益。
(四) 構建標準統一平臺,實現高質量數據互通
當前,建立標準統一的服務平臺物聯網標準是阻礙物聯網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數據資源是電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關鍵點。
一方面數據來源和質量上要得到保障,讓電梯物聯網掌握高質量、豐富的數據。電梯物聯網涉及大量的數據采集、處理與聯動,利用AI技術構建數據采集分析節點,建立完善數據庫,提高數據精準度,深挖數據價值,這已經成為電梯物聯網落地的重要戰略之一。
電梯物聯網想真正從困境解脫,得先解決卡脖子的數據資源問題,收集真正有價值、有用的數據,為高效交互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電梯物聯網想要實現更豐富的數據價值,需要加強相互協作,逐步消除數據壁壘,實現數據的統一集中。
未來電梯物聯網發展要求構建標準統一的服務平臺,開發更多更開放的平臺功能。利用物聯網對電梯進行終生的監測與數據統計分析,通過合理的解決方案,針對不同場景、不同地區、不同時段、不同需求等完成電梯運力最佳配置,并將電梯數據與其他場景產生互通互聯,完成更大的物聯網數據互動,從出廠到退役實現對電梯的終生管理。
在充分利用電梯數據的基礎上,實現各行業橫向的硬、軟件資源的共享與利用,加強與其他智慧物聯網應用場景的互聯和數據共享,比如智慧建筑、智慧校園、智能家居,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廣告營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