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安全事故層出不窮,許多與電梯相關的新聞熱搜都還令人心有余悸,常見的電梯安全事故有哪些典型案例呢?
典型案例一:電梯門不可擋,規范乘梯更安全
2020年2月,鄭州市一女士稱電梯停在一樓不運行,且電梯門打不開,電梯內按鍵無法使用。通過被困女士提供的電梯編號,電梯救援中心迅速確定了被困人的具體位置并通知救援。經過調查,故障原因是被困女士長時間阻擋電梯門,導致控制系統自動停梯保護。
梯眼提示:阻擋電梯門關閉是很危險的行為,電梯門感應系統有感應盲區,一旦處于感應盲區,若此時正在用手或者腳阻擋電梯門關閉,后果不堪設想。人為阻擋電梯門關閉既有危險,又會對電梯造成損害,大家要遵守電梯乘梯安全須知,規范乘梯,安全出行。
典型案例二:電瓶車進電梯,易發火災很危險
2019年12月,西安市龍首北路的天竹綜合大廈內一住戶家中突發家庭火災,導致一母女死亡,消防人員在現場發現了被燒得面目全非的電瓶車。
經統計,電瓶車進電梯在全國多地都有發生火災事故的案例,電瓶車引發火災致人員傷亡的原因大多是室內或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充電,由于電瓶車的材質,一旦著火會釋放大量的有毒煙氣,極易造成小區住戶的人員傷亡。電瓶車安全停放關系到每個住戶的生命安全。而物業的監督管理也顯得尤為重要。
梯眼提示:電動車上樓存在兩方面安全隱患,一是停放在樓道內占用堵塞疏散通道,一旦發生火災影響疏散;二是電動車在樓道內充電容易引發火災,電動車進電梯還很容易對轎廂發生碰撞、擠壓,對電梯產生損壞。 火災無情,消除安全隱患,從杜絕電瓶車進電梯開始。
典型案例三: 電梯載客有限制,超載危險引發事故
2011年9月,東莞南城一電梯8樓飛墜1樓至多人骨折。事發時,從19樓實際進入電梯有21人,已經超載。從事故現場勘查,當時電梯下降到顯示7樓時停頓約一秒,但因電梯超載保護失效,致使電梯超速運行,并由于超速致電梯限速器電氣開關作用,制動器動作致電梯在七樓短暫減速,但由于嚴重超載,制動器未能剎停,直至下滑到負一樓。
最終電梯轎廂蹲底停止運行,同時對重架沖頂,對重塊固定螺栓脫落,其中一塊對重塊跌到轎廂頂,碎片跌入轎廂內砸傷人員。
梯眼提示:電梯超載很危險,一旦發生電梯故障,超載可能會導致制動器無法正常工作運轉,因此一定要拒絕乘坐超載電梯,電梯管理也需要加強監督,堅決阻攔乘客乘坐超載電梯,并提前預警告示。
從上面的案例來看,電梯安全運行關系到多個方面,一方面乘梯者應規范自身乘梯行為,文明乘梯,另一方面需要物業加強監管,排除影響電梯安全運行的危險因素。而這些僅僅靠人為是很難實現的,需要更多智慧科技手段加以輔助。
梯眼電梯智能分析相機可以實時電瓶車識別檢測功能,阻止電瓶車進入電梯,并自帶人員檢測算法,預防超載事件,還能通過對電梯開關門狀態的檢測,支持檢測人或物故意擋門等事件,從而保障電梯安全,為電梯安全加上一道安全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