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物聯網是為了解決目前電梯安全問題而提出的概念,數據采集部分、數據傳輸部分、中心處理部分以及應用軟件共同構成了完整的電梯物聯網監控系統。采集儀采集電梯運行數據進行分析并上傳到互聯網監控中心,結合平臺應用軟件,從而實現了各相關單位對電梯實時有效的監管維護。
在電梯物聯網未出現之前,無論是物業管理公司,還是維保公司,都存在許多痛點。
一、物業公司對電梯的管理之痛
a) 電梯困人事件
電梯困人事件經常發生,但作為物業管理方不能及時發現,不能及時響應,不能及時救援。延遲救援情況下因乘梯人的慌亂和不正確操作而引發一些危及生命的事故。
不文明乘梯行為監管難
大件行李、建筑裝修、人為的故意擋門、電瓶車進電梯、電梯內吸煙、故意損壞電梯等情況時有發生,給其他乘梯人帶來諸多不便,嚴重影響電梯使用效率,同時也給電梯本身帶來較為嚴重的損壞,給物業管理增加太多負擔。
二、維保公司維保痛點
a) 不文明行為證據留存難,造成故障診斷效率低下
不同的行為動作,對電梯各部位造成的損壞不一樣,當發生故障后,只能調取監控回放來進行定位,影響工作效率。而電梯物聯網可以通過證據留存,日志建檔,在維保人員檢修過程中,通過證據回放,可以快速診斷電梯故障。
電梯運行狀態、運行數據不能掌握,各項零部件的使用情況不能得到實時反饋。
如果采用電梯物聯網,平臺數據對維保公司很有用,比如物業報故障,通過平臺提供的數據,在維保人員做檢修、診斷的時候,可以快速定位,節省時間,提高效率。
三、政府監管單位監管不便
政府監管單位需要掌握區域范圍內所有電梯的維保情況、電梯使用情況、電梯事故的發生情況、應急救援的響應情況等,因各個廠家的電梯協議不一致,導致平臺信息獲取難,不能得到有效監管。
四、保險機構責任界定難
電梯保險包括財產責任險、事故責任險,針對發生的電梯事故,在責任界定的時候需要去查看進行錄像,進行證據溯源,耗費人力財力。
五、電梯傳媒業績增長難
電梯電視傳媒作為新興的新媒體廣告投放渠道,市場規模越來越大。但是通過調研,2018年始,眾多傳媒公司的收益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精準營銷策略,正慢慢在傳媒公司呈現。
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近年電梯物聯網高速發展,這意味著將來這些痛點都能得到解決或改善,不僅能切實解決乘梯安全問題,給電梯保險、維保公司、梯媒等廠商提供數據支持,還能與業主建立互動,讓老百姓更直觀地感受到智能電梯。